家裝報價單貓膩有哪些 四個注意事項不得不防

有的家裝公司盡管在報價初期將價格壓得很低,但在與消費者簽訂好裝修合同,在之后的施工過程中往往會有很多增項,有些甚至是設計師故意漏、丟項目。這種情況往往證明了裝修公司的不正規(guī),以及所列出的家裝報價單有貓膩。下文將為大家介紹幾個常見的家裝報價單貓膩,快來看看家裝報價單貓膩有哪些吧!
1、審核家裝報價單中的“加法”
有的家裝公司盡管在初期報價中看似很低,但在與消費者簽訂好裝修合同后,往往會有許多增項。簽訂裝修合同時的價格雖然不高,但等到工程竣工時,由于增加了很多項目,花銷也會隨之增加。最常見的就是在簽訂合同前,裝修公司并不報清水電改造的價格,不分明暗管,而在最終的結(jié)算中卻全部算高價。
2、審核家裝報價單中的“減法”
消費者一般對木工、瓦工和油工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常規(guī)項目比較重視,在監(jiān)管的時候也比較嚴格,但對于隱蔽工程和一些細節(jié)問題卻知之甚少。比如上下水改造、防水防漏工程、強弱電改造、空調(diào)管道等工程做得如何就不得而知了。短期內(nèi)不容易看出來,也無法深究,不少施工人員常在此做文章。比如在刷漆時,一般需要涂刷三層墻面漆,但施工人員卻只刷了兩邊,表面上看不出有任何的區(qū)別,但實際上卻降低了工藝標準,這樣暫時無法看出問題,但時間一長,毛病就會暴露出來。
3、審核家裝報價單中的“分項計算”
這些裝修公司表面做得比較正規(guī),將某一個單項工程隨意地分解成為多個項目,并按照每個分項分別報價。消費者通常會覺得這樣的公司是明確表明了消費的,卻不知道其中的貓膩。有的分項把本來該一體的設計分成多個項目,這樣就會增加裝修預算,裝修公司也就在這些細節(jié)處獲得了盈利。
4、注意報價單中的優(yōu)惠陷阱
如果一個加裝工程,裝修公司上來就給你打到八折或甚至更低的折扣,那么就需要小心了。在施工的過程中,裝修公司一定會慢慢的添加項目,把自己的損失賺回來的。最后一核算,不僅沒有節(jié)省到資金,很有可能會多花更多的家裝費用。
當然,家裝報價單應該寫得越詳細越好,對一般的業(yè)主來說可能會比較難懂,必要時可請專業(yè)的第三方家裝監(jiān)理公司介入,為裝修把好關,也能省力更省心。家裝報價單貓膩有哪些?希望大家看了以上的信息能夠了解到更多的關于家裝報價單的知識。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