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材行業(yè)的文化歷史之最獨特
來源:zx123.cn
發(fā)布時間:12-20 23:06
閱讀 次
3

【導讀】最大的石地基工程--中國的長城是有史以來最了不起的建筑工程之一。長城頂寬5.5米,它的平均高度為9米,了望臺高達12米。土制的墻以石頭為地基,表面用磚塊貼飾,其總長約7000多公里,為中國...
最大的石地基工程--中國的長城是有史以來最了不起的建筑工程之一。長城頂寬5.5米,它的平均高度為9米,了望臺高達12米。土制的墻以石頭為地基,表面用磚塊貼飾,其總長約7000多公里,為中國罕見的石材工程。
最早和最大的石翁仲--翁仲原本是秦始皇時期的一個名為阮翁仲的大力士。相傳,曾被秦始皇派去守臨挑,威鎮(zhèn)匈奴。翁仲死后,為他鑄了銅像,置于咸陽宮司馬門外。后人就把立在宮殿、廟堂或陵墓前的石人或銅人稱為翁仲。中國現最早存的石翁仲,是湖南省登封縣中岳廟前兩座四角亭內立著的一對國內最大的石翁仲,高3.14米,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歷史。
最早的石刻文字--中國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石鼓文',它被分別刻在10個鼓形石墩上,記述秦王游獵的10首四詩文,故又稱為《獵碣》、《獵碣文字》或《秦刻十碣》。石鼓文制成的時代,歷代諸說紛紜,各持一詞。經考證,該石鼓文確是戰(zhàn)國留下來的文物?,F北京蘆溝橋抗日戰(zhàn)爭紀念雕塑園中西側石鼓園是按古代石鼓文制作的。
最早的石磐--磐是玉石制造的打擊樂器,有著悠久的歷史。1976年在山西省夏縣東下馮遺址發(fā)掘出的一枚石磐,經考古測定為中國現存最早石磐。這是一件打制的石磐,長0.8米,表面遺留有打制的疤痕。該磐制作時間距今4000年以上。
最早的漢代石闕--闕是古代皇宮大門前兩邊豎立的石像。現存最早的漢代石閉是河南省登封縣少室胭,建于公元2世紀。高3.72米,兩闕相距7.83米,都是雄偉高大的形體。
最早的石經幢-石經幢是雕刻有佛經的大石柱?,F存最早最高的石經幢高為18米,距今已有以900多年的歷史,在河北省趙縣,又叫陀羅尼經幢。
最早的碑刻--現存最早的碑刻是泰山刻石,又稱'封泰山碑'。相傳是秦朝李斯為歌頌秦始皇統一中國時所刻。
最早的石人雕塑--1986年,在陜西省鳳翔縣秦宮大墓及陵園出土的一對'秦俑',是迄今發(fā)現的最早的秦俑石雕。
最大的碑材石--中國現存最大的碑材石是在南京東郊中山門外的三塊陽山碑材石。這些碑材石是明成祖朱棣永樂三年(1405年)為其父朱元璋修建陵墓時雕鑿'神功圣德碑'而開鑿的。其中最大的一塊為長方形,長60米、寬12.5米、厚4.4米,體積為3300立方米,重達9000噸。
最早的石獅--用獅子作為裝飾,主要源于佛教傳說'佛為人中獅'。中國最早的石獅是山東省嘉祥縣武氏墓石祠的一對石獅,高約1.6米,四是直立,張口做吼狀。
最早的巨石大棚--遼寧省海城縣的析木巨石大栩建筑是中國最早的巨石建筑之一。它建筑于新石器晚期。在這一時期,石器的制造已不只局限于簡單的打制,而進人了磨制時代。大棚的大多數石器都被減薄處理,并磨光,據用途的不同將石材制成一定的形狀。
最早和最大的石翁仲--翁仲原本是秦始皇時期的一個名為阮翁仲的大力士。相傳,曾被秦始皇派去守臨挑,威鎮(zhèn)匈奴。翁仲死后,為他鑄了銅像,置于咸陽宮司馬門外。后人就把立在宮殿、廟堂或陵墓前的石人或銅人稱為翁仲。中國現最早存的石翁仲,是湖南省登封縣中岳廟前兩座四角亭內立著的一對國內最大的石翁仲,高3.14米,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歷史。
最早的石刻文字--中國最早的石刻文字是'石鼓文',它被分別刻在10個鼓形石墩上,記述秦王游獵的10首四詩文,故又稱為《獵碣》、《獵碣文字》或《秦刻十碣》。石鼓文制成的時代,歷代諸說紛紜,各持一詞。經考證,該石鼓文確是戰(zhàn)國留下來的文物?,F北京蘆溝橋抗日戰(zhàn)爭紀念雕塑園中西側石鼓園是按古代石鼓文制作的。
最早的石磐--磐是玉石制造的打擊樂器,有著悠久的歷史。1976年在山西省夏縣東下馮遺址發(fā)掘出的一枚石磐,經考古測定為中國現存最早石磐。這是一件打制的石磐,長0.8米,表面遺留有打制的疤痕。該磐制作時間距今4000年以上。
最早的漢代石闕--闕是古代皇宮大門前兩邊豎立的石像。現存最早的漢代石閉是河南省登封縣少室胭,建于公元2世紀。高3.72米,兩闕相距7.83米,都是雄偉高大的形體。
最早的石經幢-石經幢是雕刻有佛經的大石柱?,F存最早最高的石經幢高為18米,距今已有以900多年的歷史,在河北省趙縣,又叫陀羅尼經幢。
最早的碑刻--現存最早的碑刻是泰山刻石,又稱'封泰山碑'。相傳是秦朝李斯為歌頌秦始皇統一中國時所刻。
最早的石人雕塑--1986年,在陜西省鳳翔縣秦宮大墓及陵園出土的一對'秦俑',是迄今發(fā)現的最早的秦俑石雕。
最大的碑材石--中國現存最大的碑材石是在南京東郊中山門外的三塊陽山碑材石。這些碑材石是明成祖朱棣永樂三年(1405年)為其父朱元璋修建陵墓時雕鑿'神功圣德碑'而開鑿的。其中最大的一塊為長方形,長60米、寬12.5米、厚4.4米,體積為3300立方米,重達9000噸。
最早的石獅--用獅子作為裝飾,主要源于佛教傳說'佛為人中獅'。中國最早的石獅是山東省嘉祥縣武氏墓石祠的一對石獅,高約1.6米,四是直立,張口做吼狀。
最早的巨石大棚--遼寧省海城縣的析木巨石大栩建筑是中國最早的巨石建筑之一。它建筑于新石器晚期。在這一時期,石器的制造已不只局限于簡單的打制,而進人了磨制時代。大棚的大多數石器都被減薄處理,并磨光,據用途的不同將石材制成一定的形狀。
延伸閱讀:
02-01
12-09
網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200個字
熱門評論
沒有更多了……